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以【朝】那些事 > 第42章 男子娶娇妻,新婚后不愿意同房,媳妇说:你儿子有问题

第42章 男子娶娇妻,新婚后不愿意同房,媳妇说:你儿子有问题 (第2/2页)

“老嫂子,你也看到了,我时日无多,两个孩子彼此喜欢,只是我一分陪嫁都没有,只有她娘留下的这个银镯子,你可别嫌弃啊。”豆花爹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镯子。

“爹!你干什么!娘的镯子为什么要给……”豆花突然顿住,才发现这不是刚刚自己从河里救出来的大婶吗?

张婆婆也才发现,从里屋冲出来的姑娘竟然是豆花。看着她还湿漉漉的头发,她心里更是满意了。

豆花爹借口把豆花支出去了。

“老嫂子,我这姑娘,不瞒你,其实是个善良心软的孩子,就是她娘走的早,又跟我四处流浪,浑身长了刺,以后可要多担待啊!”

张婆婆也实在:“大兄弟,豆花是个好女子,我会好好待她的,你放心,我家的情况你也了解,只要你不嫌弃,咱们马上就办喜事。”

豆花爹自然一百个愿意,因为他吊着一口气,就是想看到豆花成家。

当天,张婆婆就送来做喜被的布料和棉花。

夜里,豆花一边做喜被,一边别别扭扭的开口:“我说了吧,张河一开始就没安好心,如今就是趁人之危。”

豆花爹也不跟她争辩,只笑着说:“你要是不愿意,爹这就回了张家。”

豆花顿时脸红,“爹!”

五日后,李江和张河都在这一天娶亲。

与河西李家喜宴的热闹不同,河东这边放了一卦鞭炮后,便就没了动静。

喜宴虽然简陋,但依然洋溢着一家人的期盼和希望。

夜里,仪式结束一会儿,豆花爹就去了,张河和母亲张罗着豆花爹的后事,而豆花眼神空洞,面容憔悴。

她默默地看着前方,没有说一句话,仿佛思绪在飘散。她回忆起逃难的艰辛,想起了她爹生命的最后时刻。泪水渐渐涌上眼眶,她试图抑制住,但最终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。

整个张家的气氛被悲伤所笼罩,没有人敢开口打破这样的沉默。豆花的丈夫张河也无能为力地望着她,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歉意和无奈。他温柔地握住豆花的手,希望能给予她一点安慰和支持。

这一晚,河东河西的喜事交织着不同的情绪,一个充满丰富与喜庆,一个充满困难和悲伤。

虽然生活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有不同的待遇,但这两个家庭之间的情感和命运却交织在一起,成为村子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胖婶: 哎呀,李婆婆家的日子可享福了!条件好,还娶了个知书识礼的红玉,嫁妆还那么丰厚,以后她肯定过上好日子了!

胖叔: 是啊,李家真是命好啊,红玉这个媳妇可是个宝啊,有文化又漂亮,家里的生活肯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!

张二媳妇: 对对对,看他们摆的喜宴多么热闹,肯定是要好日子过到老了。真羡慕啊,我家要是能有这么个儿媳妇就好了。

张二: 话说河东张婆婆那人倒霉,儿子有腿疾,赚不了大钱,又娶了个一分钱没带的怪媳妇,日子一定凄凉得很。张婆婆可得受她气了。

张二他娘: 确实是挺可怜的,张家的情况可不咋地。那个豆花性子古怪,见人不打招呼,还挑三拣四的,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回事。

瞎眼婆婆: 你们别说得这么绝对!日子是过出来的,不是吗?李家的好日子未必都是永远的,张家的凄凉也未必就会一直持续下去。日子长着呢,走着看吧!

新婚之后三年,李江因为内心并不喜欢红玉,所以除了新婚夜,他基本都不与红玉同房,为了躲避红玉,隔三差五去镇子里。

这让李婆婆非常不满,认为是儿媳不够体贴,才让丈夫嫌弃,于是言语上讽刺儿媳,而红玉知书识礼,选择忍气吞声。

这天,红玉正在屋里忙碌着,准备晚饭。突然,李婆婆走了进来,冷着脸依靠在门框上。

“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!”李婆婆突然开口说道,“你知不知道你丈夫什么时候回来吗?又跑去哪里了?”

红玉停下手中的活儿,轻轻回答:“娘,我不知道他去哪儿了,不过应该很快就回来了。”

“你别觉得自己多读几本酸书,识几个破字,就整日里觉得高人一等,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给谁看?明明是你做得不够好,才让你丈夫不愿意回来和你同房,我要什么时候抱上大孙子啊!”李婆婆语气越来越大,“要知道你这样,当初还不如随了阿江多心愿,娶了那秀秀,人家比你们晚成亲一个月,如今孩子都生了两个了。”

红玉被李婆婆的话刺痛了心,她早就听说了丈夫另有所爱,可是如今这般,自己又能如何?只能忍气吞声。可是她发现越是这样,婆婆就是越看她不顺眼,这一天不生下孙子,婆婆就一天不饶她。

头一次,她大声冲着婆婆说话:“你儿子有问题,他不回家,我自己怎么给你生孙子!”然后转身就跑了出去。

气多李婆婆好几天没吃饭,但是思量再三,虽然红玉跟她顶嘴让她生气,但是李江不着家她确实也生不出孩子来。

于是,她最终进城找到儿子,连哭带闹的把他弄回家里来。

李江算是老老实实在家呆了一个月。红玉怀孕了,这可是乐坏了李婆婆,恨不得让全村都知道她李家有喜了。

尤其是还亲自去了表妹张婆婆家,当初豆花进门第二年就生了儿子,如今已经满地跑了。

之前人们都说这豆花泼辣跋扈不懂人情,如今她刚一进门,豆花就迎出来,热情的喊着:“姨母快进屋!我娘一直念叨你呢!”

哪里还有当初那股见不了人的别扭劲了?李婆婆在张家坐了一盏茶的功夫,看着豆花与表妹相处那个融洽,像是亲母女似的,这让她心里不是滋味,寻了个由头就回去了。

一路上,越想越气,当初自己家高聘礼娶了“名门淑女”,对自己表面恭敬,转过身恨不得离自己远远的,将来自己若是动不了了,还不定受她什么气呢。

于是回去之后,见到李江又走了,就开始冲着红玉撒火。

红玉孕期的日子并不如她所希望的那样美好。李江几乎没有回家,而婆婆则是整日唠叨指使着红玉。红玉感到越来越沮丧和怨恨,但为了孩子,她决定继续忍耐。

然而,局面在一次误会后变得更加糟糕。婆婆听信了别人的谣言,怀疑红玉与卖货郎有染。

这无端的指责让红玉无法再忍受下去,她是读书人,怎么能忍受这种侮辱,她爆发了,对婆婆发出了长久以来积压的怨气和愤怒。

红玉与婆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,她无法接受婆婆的冷言冷语。

可是,任凭她怎么愤怒,争辩,怎么能是李婆婆的对手。

最终,红玉狠下心,流着眼泪趁着夜色离开了李家,并留下了一封书信。

这封书信详细描述了红玉内心的挣扎和崩溃。她提到了在孕期的痛苦日子里,她一直努力忍耐,但婆婆的怀疑和对她的伤害使她彻底心寒。

红玉表示,如果婆婆怀疑她与卖货郎有染,那么就当她真的跟卖货郎跑了吧,如了她的愿。

李婆婆不识字,只知道儿媳妇走了,留下两个孩子嗷嗷叫唤,连忙让人去镇上找李江。

李江虽然不喜欢红玉,但是对她也算尊重,没想到这些年她受尽委屈,如今竟然负气出走,他想着应该是回了娘家,想要去接,可是李婆婆却拦住了。

“哼!还学会往娘家跑了,别去接!不能惯她毛病,就晾她些日子。敢抛夫弃子,看她娘家那边的人不戳她脊梁骨。说不哪天自己觉得没脸就回来了。”

李江觉得她娘说的有道理,所以就没去接,但是也没有进城了,而是留在家里照看两个奶娃娃。

三天过去了,五天过去了,都不见红玉回来,也不见老秀才派人来说和,一直到十天过去了,李江急了,愁闷间,张婆婆带着豆花过来了。

婆媳俩帮着照看嗷嗷哭的奶娃娃,张婆婆劝说:“姐姐啊,红玉是多好的儿媳妇啊,你快让阿江带着东西去把她接回来,不然这两个小的可够你受的。”

张婆婆虽然嘴硬,但是也默许李江去接人。

可是,李江一脸颓败的回来了:红玉并未回娘家,只是给娘家留了书信,说是去京城了,以后都不回来了。

老秀才知道女儿受了侮辱,还气恼的把李江打了出来。这下李婆婆才真的急了。

因为,这就做实了:她儿媳妇确实跟卖货郎跑了。

她可丢不起这个人啊,可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。

十年过去了,红玉始终没回来,李婆婆带两个孙子是焦头烂额,自己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,终于倒下了。

她想着再替李江娶一房媳妇,可是十里八村一听说是是李家,都纷纷摇头。

谁家会把好好的姑娘往火坑里推啊。

李婆婆悔不当初,最终抑郁而终。

如今张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,豆花隔三差五的让娃娃把李江家那两个孩子叫来吃东西,还给做跟自己娃娃一样的棉袄鞋袜。

这时候,瞎眼婆婆已经不在了,但是胖婶他们想起当初只有老太太说以后都事谁说的准呢,不禁感慨:是啊,日子长着呢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