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以【朝】那些事 > 第93章 男子上学堂,见教书先生白天教书,晚上却被尼姑拖进屋

第93章 男子上学堂,见教书先生白天教书,晚上却被尼姑拖进屋 (第1/2页)

六七看书 67kss.cc,最快更新以【朝】那些事!

明朝年间,长沙府善化县有个瓦窑坡,瓦窑坡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,这里民生淳朴,村民们在自家地里种完田之后,看看隔壁的田还没有种完,都会帮忙搭把手,因为这么大的太阳,大家都不容易,大家都知道抱团取暖的重要性。

在瓦窑坡有一户人家姓周,早年间家里的男主人已经去世了,听说是在进京赶考时,坐在考场上考试的时候被毒蛇咬死的。

他的妻子孙氏顿时没了主意,本以为自家相公苦读多年可以金榜题名,却遭遇了如此变故,还好当时已经怀胎八个月了,总算为周家留下了一点血脉,两个月之后生下了一个男婴,取名周文才。

转眼间,周文才已经八岁了,孙氏靠着给大户人家做下人,又总是接些别人不愿意的活儿,才支撑到了今天。

儿子也算懂事,母亲不在的日子里,就帮着隔壁的叔叔伯伯一起插秧,干农活,那些叔叔伯伯见小家伙如此懂事,都会留他吃饭,就这样,一天的伙食就解决了。

虽然周文才天天去别人家蹭饭,但是别人并不讨厌他,因为大家都知道娘俩不容易,能帮一点是一点,不就是多个人多双筷子吗?能有什么损失,因此周文才就是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。

这一天,隔壁王伯伯摔伤了脚,周文才又主动帮他去地里干活,回来的时候还摘了很多猪笼草拿到他家的猪圈给猪吃。

王伯伯看见周文才干活利索的样子,叫他坐下休息一会儿,说道:“孩子,你怎么就这么懂事呢?你爹在天之灵肯定很欣慰。”

周文才顿了一下,他停下干活儿的手,坐下来,问道:“王伯伯,你能告诉我,我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吗?我每次问起我爹,我娘都很伤心,还没说几句就哭了,我都不敢问,怕她伤心。”

王伯伯清了一下嗓子,很恭敬地说道:“你爹当年可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读书人,他刻苦努力,非常好学,但是却没有因此而看不起我们这些乡亲父老,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去问他,他懂得可比我们多,你娘和他的感情很好,我们都说这对是我们村的鸳鸯,没成想你爹进京赶考的时候,他们就变成了苦命鸳鸯,幸好当时怀了你,你娘心中有寄托,不然怕是早就跟着你爹去了。”

周文才听见“读书”两个字,他的整个眼神都亮了,用好奇的目光看着王伯伯问道:“王伯伯,几岁可以读书呀?我爹是个读书人的话,那我也能读书吗?”

王伯伯摸了摸周文才的头,说道:“要是你读书的话,应该会是个好苗子吧,可惜啊,读书是要花很多银子的,你家现在的情况,你娘会同意吗?”

这一番话把周文才美好的期望又打回了现实,他低着头,再也不问了。

周文才回到家,心里好一阵难过,他从一个旧箱子里拿出好几本书,在那里翻了起来,虽然他完全看不懂书里写的是什么,因为他没有上过学,根本不识字,但是他觉得这是爹爹留下来的,这书上有爹的痕迹。

孙氏忽然推门进来,说了一句:“吃饭了。”吓得周文才掉落了手上的书。

孙氏见儿子一副慌张的样子,走近了看他在干什么,原来是拿着相公生前的书在看,平时孙氏绝口不提自己的丈夫,也不让孩子碰丈夫生前的遗物,怕触景生情,今天看着儿子拿起书,却没有生气,反而问道:“你是想读书吗?”

周文才低下了头,默认了,但是他很快又抬起头,对母亲说道:“娘,我就看看爹生前的遗物,我们家现在的情况读不起书,你已经很辛苦了,我以后去学一门手艺,养活你,读书根本吃不上饭,我懂。”

这一说,把孙氏说哭了,孙氏红着眼睛说道:“娘有你这么懂事的儿子,很骄傲。”

自从这次之后,周文才也不想着读书了,他尝试着提高自己的各种技能,比如帮邻居种地、除草如何快一点,看着木匠在干活儿他在旁边仔细地揣摩,回家又拿着木头练习,从没有求助过他人。

在尝试了各种技能之后,他又想着能不能上山打猎,以后当个猎人也行,就带着自己做的一把弓箭去了后山。

到了半山腰,周文才听到草堆里有一丝响动,就埋伏在草丛中间,果然有一只兔子出来觅食,他悄悄地靠近了,可是他对自己的射箭技术不是很有信心,就拿出了平时玩的弹弓,在四周找了一块很大的石头,瞄准目标,“嗖”地一声,那只在吃草的兔子就被打中了,根本来不及逃。

周文才赶紧跑过去,抓起兔子的两只耳朵,得意洋洋地说道:“哪里逃,乖乖到我的怀里来吧!”

他看着兔子呆头呆脑的样子才发现,不是兔子来不及逃,而是这只兔子的腿在之前就受了伤,流了很多血,这才让他有了可乘之机。

看着受伤的兔子,周文才的心软了下来,想拿出手上的布帮兔子包扎一下,却听见一阵求救的声音,于是他抱着受伤的兔子,寻声找去,发现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大叔被一个夹子夹住了。

他叫这位大叔先别担心,让大叔帮忙把手上的兔子接了过去,自己蹲下来,研究起这个夹子,嘴上嘀咕道:“原来还可以打造这种夹子这样打猎,我又学到了,可是这样放在这里挺危险的,连人的脚都会不小心踩进去,何况是小动物。”

那大叔见这个小孩子站在前面研究,也没有帮他把夹子去掉的意思,就问道:“孩子,我都疼死了,你能不能解开这个夹子,不能的话可以帮忙找一下这附近有什么大人吗?我还赶着去前面的村子有事情呢!”

周文才这才回过神来,说道:“大叔,我试试,能解开就不用叫别人来帮忙了。”

周文才说着就找来两块石头,还有一些木棍,把夹子从边缘的缝隙撑开,第一次失败了,他又找来了更大的石头,这次他把自己的弓折断,用那块大石头不断地摩擦自己的弓,重新做了一条更长的木头,就这样很好地撑开了那个夹子,那个大叔的脚也被放出来了,可是被夹了有点久,脚上面流了血。

周文才见状一把撕下自己的衣服,从后面背着的竹篓里拿出了一些在上山的过程中摘的止血药,用衣服合着止血药把大叔的脚包扎好。

之后又拿出了剩下的一些药,继续捣碎了,接过大叔手上抱着的兔子,把兔子受伤的腿包扎好。

大叔见了,露出欣慰的笑容,问道:“小孩,你几岁,叫什么名字?”

“我叫周文才,今年八岁了,大叔你要去哪里,现在还能走吗?要不要我扶你?”周文才回答道。

这位大叔听了这个名字好像很开心的样子,不断地点头,开心地说道:“原来你就是周文才,孺子可教也。”

“大叔你认识我吗?”周文才不解地问道。

“不不不,不认识,我要去瓦窑坡见一个老朋友,你知道怎么走吗?”大叔问道。

周文才听了,骄傲地抬起头,说道:“原来大叔是要去瓦窑坡呀,我就是瓦窑坡的村民,那我扶着你一起走吧!”

周文才放了怀中的兔子,让它自己跑向深山密林里了,接着就扶着大叔边走边歇,到了傍晚时间才到达瓦窑坡。

周文才到了家门口,看见娘亲今天没有去做工,而是在门口等他了,便介绍说:“娘,这位大叔是我在上山打猎的时候认识的,他说要来瓦窑村找老朋友我就带他来了,你今天没有出去吗?”

孙氏“噗嗤”一笑,对着儿子说:“什么大叔,还不快来给郭先生行个大礼,是我让他来的,他要找的朋友就是我。”

周文才还没有反应过来,孙氏就恭敬地对着郭先生说道:“先生快里面请吧,我做好了饭菜。”

他们坐下来吃饭的时候,孙氏告诉周文才,郭先生是他父亲的好友,当年他们一起考科举,父亲半路遇险,郭先生考中秀才之后就没有再考了,后来无心为官,干脆开了学堂,这次就是想请郭先生来看看周文才这个学生到底合不合格,郭先生收不收。

郭先生吃完饭,满意地说道:“为官者,要有怜悯之心,才能替百姓谋福,今天我看见他在山上打了兔子还帮它包扎并且放归山林,就知道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。”

周文才听了,不解地问道:“先生的意思是可以收我做学生吗?”

郭先生不语,静静地坐在那里微笑,聪明的孙氏赶紧对儿子说道:“别问了,还不快下跪磕头,你有老师了,可以上学堂了。”

周文才听了马上跪了下来,磕了三个响头,在他磕完头的时候,转身问孙氏:“娘,我们家不是没有钱吗?我拜了师也没有用啊!”

这时隔壁的王伯伯手上拿着个包裹走进来了,他看见周文才跪在地上,又看见家里多了个人,猜到这应该是镇上开学堂的老师了。

王伯伯当着他们三个人的面,把手上的包裹递给孙氏说道:“孩子娘,这是我们村的村民集体凑的,我们知道孩子想上学,但是你们娘俩这几年不容易,哪有钱,家家户户都凑了点,就当这几年这娃帮我们干活儿的工钱吧,快收下。”

郭先生见此情景,感动地说道:“都说瓦窑坡是个好地方,以前从来没有来过,今天淳朴的民风算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互帮互助。”

第二天一大早,周文才就跟着郭先生去镇上了,从此周文才只能过年的时候回来,其他时间都要在郭先生的学堂度过。

周文才来到学堂,才知道自己不是最小的学生,有些家里比较富裕的学生,早几年就开始上学了,自己和别人比,已经落下了好多。

可是周文才的父亲也是个读书人,他读书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,加上周文才自身也是个很努力的人,他不甘落后于人。

白天,郭先生在课堂上带着他一起学习,晚上同窗好友们都睡了,他就一个人点着香油灯,去屋子的外面找一个地方挑灯夜读。

这一晃又过了八年,如今周文才已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,在他的努力下,他的学问已经甩别人好几条街了,成了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,郭先生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。

这一日放假,其他学生离家近都已经回去了,而周文才的家要翻过一座山头才能到达,因此他每年过年的时候才回村子,空荡荡的学堂只有他一个人在抬着头学习,这时门口来了一个尼姑,像是在找人,又像是要化缘。

周文才见了,双手作揖道:“这位师太,我们这里是学堂,您有什么事情吗?”

那尼姑见学堂里只有他一个人,便说道:“贫尼一路化缘过来,小施主能否行个方便。”说着就拿出了自己化缘的时候用的碗。

周文才是个读书人,见到出家之人自然是出手相助,可那师太收到一碗饭之后问道:“小施主,能让我在学堂休息两晚吗?贫尼这几天一直赶路,有点累,想找个落脚的地方。”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