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> 第34章 陈留典韦

第34章 陈留典韦 (第2/2页)

典韦遂于众将前,亲舞双铁戟。

铁戟入手极为沉重,寻常兵士,持单戟尚且需双手合力,并且难以挥动。

典韦舞戟,却是运使如飞,辗转腾挪间,未有半点凝滞。

诸人皆为之色变,心道此人当真神力,难怪军师会不辞辛劳,专门遣人去征辟。

夏侯惇等将也暗暗心惊,自忖若是自己对上,怕是也无几分胜算。

好奇旁观的郭嘉,亦是为之惊诧不已。

如此威势,若是用在战阵之中,定然所向披靡,破阵杀敌,无可挡者。

不愧是“古之恶来”,演义之中纵然受创数十处,铁戟被盗,犹能酣战不止,双手持人为兵器,毙敌近百的绝世猛将。

曹操更是大喜,亲抚其背,称赞道;“当真虎士也!”

遂命其为帐前都尉,并解身上锦衣,及骏马雕鞍相赠。

典韦愈发感激。

又一日,夏侯惇引一人来见。

此人名为韩浩,昔年为河内太守王匡帐下从事,受命引兵于盟津据抗董卓。

董卓胁迫其舅杜阳,以求招降韩浩,韩浩不从,因而为人所知。

后王匡兵败,韩浩亦失散于乱军之中,恰好夏侯惇前番奉命剿贼时遇见此人,夏侯惇深奇其才,便引来面见曹操。

曹操见韩浩有武略,故令其领一曲兵马,待日后立功,再行拔擢。

以曹操目前东郡太守的职位,能引来这些文士与武将投效,老实说,郭嘉还是很满意的。

古人视郡为国,若逢乱世,有志于军旅者,第一选择往往都是投效于本地主君。

至于跨越州郡,去寻一所谓明主者,可以说是少之又少。

尤其地方大族,更是如此。

可纵然清楚这一道理,最新得到的一则消息依旧是让他难掩失望。

“下吏奉军师之命,前往常山,寻至赵云家中,方才得知,其受乡人推举,领数百乡人,北上投公孙瓒去了。”

“还是晚了一步?”

郭嘉叹了口气,注意到小吏略显紧张的表情,收了收心思,温声言道。

“往返数千里之路,实在有劳足下了。”

小吏受宠若惊,连连说道“不敢”。

片刻后,小吏正要离去,忽然想起一事,说道。

“军师,下吏此行,虽未遇见赵云,却得见其兄。”

“不过,其兄似乎体质颇弱,有早夭之象。”

郭嘉目光一亮。

是了,后来赵云正是因为兄丧,才辞别公孙瓒,归乡守孝。

他急忙道:“既如此,可否劳烦足下再跑一趟,将其兄接来郡中。”

“若其兄有何要求,足下皆可答应。”

这赵云究竟有何能耐,竟然为军师这般看重?

小吏狐疑不已,口上应了声诺。

曹操闻知此事后,颇感好奇。

他深知郭嘉眼光极高,且素有识鉴之明。

但无论是他帐下元从诸将,还是新近来投的几名豪杰,都无一人能如赵云这般得郭嘉看中。

便就此事询问郭嘉。

郭嘉答道:“明公帐下诸将,固然皆为英豪,但性情各有短处,恐日后为人所用,以致败军折将。”

“而如赵云者,其有盛社稷之能,有托社稷之忠,明公若得此人,可谓如虎添翼,何愁大业不成?”

曹操闻之不再多言,只是叮嘱小吏一番,令其务必将赵云兄嫂接来东郡。

后曹操因酒醉,当众将之面将郭嘉此番言论说出。

自古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

众将得知郭嘉如此盛誉一无名之人,便是忠笃如典韦者,都大感不服,更不要说曹氏宗族诸将了。

摄于郭嘉的威望,以及先前料事无有不中的表现,众将固然不敢当面说些什么,但心里实则打定主意。

若是有朝一日,那赵云果然来投,定要与其较量一番,好好称量一下对方斤两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